找回密碼
 立即注册

天下无双之佛教演义

[複製鏈接]
叛逆不羁 發表於 2018-11-28 01:03:41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佛国神仙系统的领导阶层,是佛集团,这是佛国神仙系统的统治集团。其最高统领就是"释尊"释迦牟尼。释尊是佛教的刨始人,为佛门第一神,他兼具了人和冲的身份。随着大乘兴起,佛的教义开始演变,佛的队伍发展壮大起来,佛的身份不被释牟尼独有。于是,出现了释迦佛作为应身,与其法身、报身同尊的三身佛;有将过去、现在和将来接班人串为一线的竖三世佛;有按空间区域承包管辖范围的横三世佛;密宗系统还按东南西北中确立了正方佛;还有慎忠追远不忘先贤的过去七佛。佛的队伍因佛理的流衍,各宗派的解释而发展,还有许多不太著名的佛,"与那些名头巨大的佛组成了这一佛国第一阶层
0 x( ^9 M& Z) V. ]% P仅次于佛集团的第二阶层佛国神仙就是菩萨。菩萨因其证得的果位低于佛,他的职责就是作佛的助手,用佛的教义、宗旨解救芸芸众生,将他们度脱到极乐世界。
: t  ~5 t- Z" w0 f菩萨的队伍很庞大,著名的有文殊、大势至、弥勒、金刚手、虚空藏、除盖障、普贤、地藏等"八大菩萨",其中文殊、普贤、地藏和观世音又在汉化佛教中被尊为"四大菩萨",并依托五台、峨眉、九华、普陀四大名山形成四大道常菩萨之下,就是罗汉集团。在大乘佛教中,罗汉是修证的第三等果位。而在小乘佛教,就以罗汉为修行第一果位了。大乘对罗汉指明的任务是在世间流通佛法。/ v' _, U6 }5 b) P- q
最早有四大罗汉,他们是接受释牟尼亲自托附的遗命,为佛教弘法而住世不涅磐,这四位罗汉就是著名的佛的因弟子,大迦叶比丘;军屠钵叹比丘,宾头卢比丘,罗目侯罗比丘。后来,逐渐形成十六、十八乃至五百、八百罗汉。
' }7 ?4 q) V8 G; d* I) ~以上三个阶层代表佛修证果值的三个等级、三个层次。除此之外,佛国神祗队伍就庞杂了。1 @+ R9 w1 ]/ o1 g/ C# ?7 d
佛国的护法神队伍,规模极其浩大,来历和出身亦不凡,有自己培养的嫡系,也有收编邪魔外道的起义队伍。由天众,龙众、夜叉、乾闼婆、迦楼罗、紧那罗、阿修罗、摩目侯迎罗等系统组成的百万大军就是著名的护法"天龙八部……二十诸天则是更为强大的护法军团。后来,二十诸天扩大编制,将道教的神仙拉来入伙,再加上自己新发展的一支队伍,形成二十四诸天,力量更加壮大
4 y# e3 [" P- @. p在护法神的队伍中,还有专门护寺的伽蓝神以及十大明王等。$ C0 g7 V( N$ B! L3 x! \2 z" h0 M/ H
佛国的神祗,除了以上大家较为熟悉的之外,还有许许多多。因宗派不同形成了各自的体系,有的一神数名,还有的多神一名。佛国神仙队伍相当杂乱,谱系很难理清楚。
+ K" z; p9 x" U; \' Q佛门神祗的生成,大致有如下主要原因:历史上确有其人,如佛祖饶材帷7鸾檀戳⑹逼谑牟尼的弟子后来也都被尊奉为神,如。"十大佛弟子",第一次结集的五百比丘,后来形成了五百罗汉,等等。
3 }0 D, V. H/ |/ m5 M7 B吸收其他神话传说中的神祗为佛教神祗,这在护法神队伍中最多,天龙八部和二十诸天中的绝大部分都是从古印度神话中吸收过来的。印度教婆罗门教的许多神话传说也在佛教中获得了新的解释。佛教在流传中还大量吸收地方神话,将地方种与佛门神连通,这是相当有利于佛教的传播的。如在西藏,格萨尔成了佛教的战神,观世音显化为达赖,班禅则是阿弥陀佛的化身。在汉地佛教,道教的紫微大帝、东吕大帝、雷神被吸收为二十四诸天为佛护法去了" ]" O9 B, I' L+ C* o1 ?4 I  w4 Z: E
佛教神祗在佛教传入中国后,经历了汉化世俗化演变,神低队伍更加丰富完整。
# V2 X+ b, n9 N$ X; ]东汉时,佛教传入中国,通过与中国文化的契合,佛教发生了有利于在中国传布的转变,作为一种文化心理的认同,佛门的诸神被中国文化的浓厚色彩重新描摹了一番。比如在佛教中,劝喻人世跳出轮回不生不死主张不要子嗣,而在汉地佛教却专设了"送子观音"、"送子弥勒"和"送子娘娘",很显然这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多子多福观念在佛教中的反映,是儒家忠孝思想的一种宗教代言。其实,这正是佛教在中国立足生根广为流传和长存不衰的重要原因,是佛教获取广泛的民间信仰的"让步政策".另外如菩萨,本来是无生死无性别的神仙,但是在汉地佛教中,菩萨多着女装,特别是观世音菩萨,一派唐代贵族妇女装束,这与崇尚阴柔之美的中国文化心理相合,中国人很容易接受这尊"东方的维纳斯"为自已消灭解难。7 }2 n. A1 _& Q) a
唐代以后,佛教在中国的发展进一步世俗化。民间对通过烧香拜佛,以期消灭祈福,"解除焦虑,去除痛苦、渴求福泽的形式越来越热切。佛国神仙的功能是非凡的,民间的渴求,愿望都可以通过诸神而得以实现,但诸神是飘渺的,不可捉摸的。这中间联通的桥梁就是通过一系列礼佛拜种的法事来实现的。佛教正是通过这些关心民间疾苦、法力无边的诸神而深入人心,俗众也正是通过诸神而了解信奉佛教。神灵成为大众与佛教相互沟通的中介。诸种的队伍随着民间对佛教的日益功利化、实用化的要求而发展完善。
# K6 _8 K; c% f( u# T这种世俗化结果强烈地影响了民间信仰,在民间最受欢迎的、直接关怀民间疾苦的神仙如观世音菩萨、地藏菩萨已逐渐从一个宗教信仰对象形成了一个全社会普遍信仰的迷信对象。这种迷信风俗的形成对社会的影响是相当深远的。
$ o) Z0 U6 a6 P0 O3 N0 u6 {! u中国文化改造佛教的另外一种重要方式就是化身说,佛门的神仙来到中国后被历来就有迅速吸收融合外来文化传统的中国文化所修整,归化为中国民间喜爱的另一种形象。- }2 W, c6 A  V7 e: E* C
如五代时的布袋和尚成为弥勒的化身,大肚能容,笑口常开,至今令人喜爱,以至家喻户晓。地藏化身为金乔觉;观世音化身为泗州大圣;少林寺僧为紧那罗的化身;李靖为北方多闻天王的化身。
2 K. @! u/ q( L) J) u7 q总之,英雄都有来历,圣贤出身皆显赫。济公、疯僧、关羽也都成了佛门之神。
3 J/ ~( E4 `; d- C- ?此外,历史名臣如韩擒虎、寇准、范仲淹、包拯等,死后也在阴间任职,成了阎王。! i  P4 ^8 u, b  ]
佛教就这样从本质上的无神的宗教,在实际的演化流布中,在获取大众信仰基础的现实需求中,由不具神性的教主释迦牟尼开始,逐步注入了神性,由一神发展为多神,直至发展起一个庞大的神祗系统: W! G4 v4 B& o% X0 _! q4 _7 _. M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立即注册

本版積分規則

QQ|Archiver|Mobile|Disable|About|Facebook|Discord|叛逆家族論壇

GMT+8, 2025-5-23 02:59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